2020年8月5日,我院醫學影像科在腦血管病院CT/MRI示教室舉辦第79期“醫技交流沙龍”活動,本次邀請到授課專家為西安市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楊軍樂教授,與他一同蒞臨我院的還有渭南市第一醫院醫學影像中心賀映波主任、蒲城創傷醫院黨辦主任兼CT室趙金平主任及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影像中心賀朝主任。
本場專家簡介及會議內容
會前,在劉連鋒院長助理兼醫學影像科主任及魏春燕責任總醫師的陪同下,楊軍樂教授一行人參觀了我院院史館,諸位專家對我院發展歷程均表示欽佩和贊賞。
楊軍樂教授及來賓參觀院史館
(合影右起:趙金平主任、劉連鋒院長助理、楊軍樂教授、賀映波主任、魏春燕責任總醫師)
下午三點半,楊軍樂教授講授《顱內T1WI高信號病變診斷分析》,我院醫務部副部長兼神經內科十一病區張維主任、神經內科二病區田智斌副主任、神經內科四病區張桂芳副主任、神經內科六病區趙志茹副主任、神經內科八病區鞏曉英主任、神經內科VIP二科王少君副主任、神經內科十病區張東亞主任、神經內科十六病區張曉杰副主任、康復醫學科胡亞妮副主任、康復治療一區梁莉娜副主任、中醫科強鋒副主任、神經內科五病區徐巧絨責任總醫師等專家和影像科同仁參與本次會議。
劉連鋒院長助理兼醫學影像科主任主持會議
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軍樂教授授課
楊軍樂教授首先從磁共振成像原理出發,指出在縱向弛豫(T1弛豫)條件下,根據顱內多種物質(如血紅蛋白、黑色素、脂質、蛋白質、鈣、鐵、銅、錳等)的物理特性,導致其具有特征性影像學表現,結合其臨床表現,可以縮小鑒別診斷范圍,進而對某些病變可作出特定的診斷;隨后,楊教授按顱內T1WI高信號病變不同成分進行疾病分類:含血紅蛋白的病變,如腦出血;含黑色素的病變,如黑色素瘤;含有脂肪的病變,如脂肪瘤、畸胎瘤、皮樣囊腫;含有蛋白的病變,如膠樣囊腫、Rathke囊腫;含礦物質的病變,如Cockayne綜合征、肝性腦病等,他結合疾病的CT、MR影像學和臨床相關表現進行講授,并不時對參會同仁提出問題、互動、交流,梳理了顱內T1WI高信號病變相關知識,體現和強調了臨床與影像在工作中緊密結合的必要性。
隨后,劉連鋒教授結合醫院和科室發展現狀,以《醫學影像科學科發展思考》為題進行匯報,從醫院及科室現狀、解決方案、實施措施及預計成果等四方面進行匯報;展示了科室發展模式和醫學影像“十大應用技術”,回顧了醫技交流沙龍項目發展歷程和科室人員取得的成績,同時展望了醫學影像科在延安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的帶動下,利用西咸影像高峰論壇、咸陽市讀片會及醫技交流沙龍建立的平臺,不斷培養和鍛煉優秀人才,擴大科室影響力。
會議掠影
最后,楊軍樂教授對此次會議從人才、合作及目標等三方面進行概括總結,學科帶頭人有“激情”、“熱情”和“才情”,重視青年人才培養,挖掘自己科室的潛力;同時對年輕醫師進行了鞭策和鼓勵,提高“八小時之外”的學習時間,定期匯報、定期檢查,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
劉連鋒同志對楊軍樂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稱贊他是“延大咸陽醫院影像科乃至咸陽放射界最尊貴的來賓”之一;楊軍樂教授就各臨床科室對醫學影像專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肯定劉連鋒同志及其團隊取得的成績,展望醫、技聯合結出科研“碩果”,對青年醫技工作者表示了殷切的期盼。
供稿:醫學影像科CT/MRI室 張濤 岳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