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骨科三病區收治了十余例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患者,患者均成功接受了單側雙通道內鏡(UBE)手術治療。科室憑借2年來在UBE領域的深耕細作與大量臨床實踐經驗,手術過程順利,患者術后5-7天即順利出院,創口微小,恢復效果良好,再次驗證了UBE微創手術在腰椎疾病治療中的顯著優勢。
李鵬主任與楊鎖平副主任醫師為患者進行UBE手術治療
患者楊先生(化名),54 歲,長期被腰背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所困擾。1年前,疼痛悄然襲來,起初在家通過臥床休息,以及在外院進行針灸、理療、按摩等治療,癥狀有所緩解,但癥狀反復、進行性加重。1 個月前,勞累后的他病情再次加重,口服藥物和康復理療都無濟于事。楊先生輾轉多地求醫,后聽聞我院骨科三病區可行骨科內鏡微創手術治療,遂前來門診咨詢。
骨科三病區李鵬主任詳細詢問病情并查體,結合腰椎磁共振,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伴神經根病。詢問病史,患者近1年來飽受疼痛折磨,夜不能寐,到多地醫院求醫,對開放手術心生恐懼,一直保守治療。了解病情后,李鵬主任團隊制定了UBE微創手術治療方案,為患者順利進行了單側雙通道入路內鏡下腰4-5椎間盤摘除術、脊髓神經根粘連松解手術。
術前、術后磁共振檢查
患者術中出血量不到20毫升,僅留下0.8厘米瘢痕。術后次日楊先生便可下地自由活動,腰腿疼痛感消失,走路也不再一瘸一拐,效果明顯,術后5天順利出院。患者及家人對李鵬主任帶領的醫護團隊表示衷心的感謝。
骨科內鏡下的腰椎組織
李鵬主任介紹,常見的腰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盤突出癥等退行性疾病的治療需根據病程進展制定個體化方案:早期患者可通過藥物、康復理療等保守療法緩解癥狀,病情進展者則需在椎板切除、椎間融合等開放手術與微創技術間權衡選擇。
近年來,隨著脊柱內鏡技術突破性發展,以"精準減壓、最小侵襲"為核心理念的微創術式已成為60%以上腰椎手術患者的優先選擇,特別是合并多種疾病、無法耐受開放手術的高齡患者。相較于傳統開放式手術需大面積剝離肌肉組織、損傷脊柱穩定性的弊端,該技術通過直徑僅7-8毫米的骨科內鏡工作通道,在局部麻醉下借助高清內鏡可視化系統精準定位病灶,實現了"靶點精準治療"的突破性進展。
自2022年我院引進UBE技術以來,已成功為大量腰椎疾病患者實施骨科內鏡手術治療,此項微創手術風險小、出血少,術后患者情況顯著好轉,留下的瘢痕僅有1厘米左右,為眾多腰椎疾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目前,我院骨科三病區醫療團隊已熟練掌握UBE手術的核心技術,能夠精準定位病灶,通過微小切口實現神經根的充分減壓與髓核的徹底摘除,護理團隊已積累了豐富的護理與康復指導經驗。近期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術后恢復迅速,疼痛癥狀顯著緩解,均受益于這一成熟技術。
什么是UBE?
UBE是unlateral、biportal、endoscopic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也就是“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臨床上簡稱為:“UBE”。其技術的核心是雙通道:一個是內鏡通道,另一個是器械操作通道,兩處皮膚切口各僅約0.8cm。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它借助天然解剖間隙建立微創工作通道,解除神經壓迫。對椎旁肌肉損傷較小,且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完整的脊柱結構,維持了術后脊柱的穩定,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良好、并發癥少、費用低等優點,大幅提升了手術的效率和安全性。
手術操作圖示:
科室診療范圍
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微創治療和階梯治療,關節軟骨損傷的馬賽克移植與修補術、膝關節周圍截骨術、人工單髁置換等保膝手術及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斷裂的關節鏡下重建手術,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的修復與重建術,髕骨脫位穩定術,髕腱斷裂修復術,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成形、修補術,各種急慢性滑膜炎的關節鏡清理術,關節內游離體摘除術,腘窩囊腫的關節鏡下切除術,膝關節骨折的微創治療等疾病。
2. 髖關節早中期股骨頭壞死病人開展髖關節鏡下微創鉆孔減壓+滑膜切除、髖關節置換。髖關節撞擊癥、髖關節盂唇損傷、髖關節滑膜炎、關節內游離體、臀肌攣縮癥等疾病的關節鏡下治療及微創髖手術等疾病。
3. 踝關節不穩的韌帶修復與重建治療、踝關節骨軟骨損傷微創及開放治療、關節鏡下各類踝關節疼痛的微創治療、跟腱腱病和斷裂的微創及開放治療、肘關節清理、網球肘、肘關節不穩、腕關節TFCC損傷、關節鏡下各類腕關節等疾病的微創治療。
4. 肩關節鏡下肩袖撕裂修補術、肩周炎松解術、肩峰撞擊征肩峰減壓與成形術、肱二頭肌腱固定與修補術、鈣化性岡上肌腱炎清理術、肩鎖關節脫位復位固定術等手術,SLAP修補、肩關節置換及肩關節骨折等疾病的微創治療。
5. 四肢、脊柱多發骨折的微創治療,脊柱內鏡UBE技術的臨床應用,復雜慢性創面修復,富血小板血漿(PRP)治療骨關節炎等,采用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行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椎管減壓術及腰椎椎間融合內固定術。老年性骨質疏松的規范化系統治療等骨科疾病。
科室將以精湛的技術,規范的治療方案,家人般的關懷,服務于廣大患者,打造老百姓信賴的科室。
科室位置: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外科病院8樓科室電話:029-33312656
專家介紹
李鵬 延安大學咸陽醫院骨科三病區副主任 骨科碩士研究生
獲得國家新型專利2項,并完成自主產權手術床臨床轉化1項,完成新技術新業務8項,并獲得關節鏡技術團隊“技術進步獎”,獲批陜西省運動與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運動與康復基金項目1項,獲批延安大學咸陽醫院醫院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基金項目1項,獲得延安大學咸陽醫院醫院科技助推計劃項目基金1項。2020年獲得延安大學課堂教學創新大賽“青年教師”醫學組二等獎,2022年獲得延安大學課堂教學創新大賽“教授風采”臨床組一等獎,2022年醫師節獲得市優秀醫師稱號,2017-2023年連續多年被評為臨床優秀帶教老師,2023年獲批延安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科研基金一項。2023年獲得醫院“骨關節及微創專業建設”新技術項目二等獎。
擅長領域:擅長診治各種骨關節外傷、骨關節疾病、脊柱退變性疾病。手術方面擅長髖、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單髁置換術、人工關節翻修手術,脛骨高位截骨術、股骨頸骨折及轉子間骨折等手術。富血小板血漿(PRP)治療骨關節炎等。率先開展骨科微創技術—脊柱內鏡UBE技術的臨床應用,采用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行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椎管減壓術及腰椎椎間融合內固定術。擅長關節鏡下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半月板損傷縫合;擅長髕骨脫位、肩袖修補,肩峰撞擊征、鈣化性肌腱炎,肱二頭肌長頭腱炎,髖關節盂唇損傷、髖關節撞擊征、踝關節不穩、踝關節韌帶損傷、肩關節不穩、肩周炎、各類關節內骨折、關節脫位等疾病的內鏡微創手術治療。
學術任職:任中國西部運動醫學關節鏡聯盟會(WASMA)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保健協會骨科內鏡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保健協會骨創傷微創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供圖:骨科三病區 陸定松
審核:姚春和
編輯:宣傳部 成淑平
校對:宣傳部 李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