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夾層的那些奇葩原因,你知多少?
我們不時會聽到動脈夾層,有時病情還較嚴重,甚至是異常兇險,分分鐘要人命,如催命鬼,很多名人死于主動脈夾層,大家熟知的人有愛因斯坦、林肯、李四光、美國排球明星海曼等。
其實動脈夾層也可出現在腦血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相關的是:頸動脈夾層。可以說是:前方處處有大坑,稍有不慎就出現夾層!

撩人的美人魚
這是一個專業微信群里對一例動脈夾層病因的討論,非常熱烈。
其實,超過40%的頭頸部動脈夾層與一些輕度的機械性觸發事件有關,這些常見的日常生活事件包括頸部推拿、按摩、溜冰、球類運動、游泳、潛水、跳舞、瑜伽、過山車等游樂活動,以及分娩、咳嗽或打噴嚏等。還有更奇葩的,在脖子上種草莓,園丁太賣力,導致偏癱了;專職司機經常轉頭,打乒乓球、羽毛球脖子歪向一側導致夾層了;愛健美的練啞鈴,最后把頸動脈撕裂了。
啊!這些日常生活都與頸動脈夾層有關,這太可怕了! 原來生活中有這些陷阱,這么多坑。 這就是頸動脈夾層,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夾層。
頸動脈夾層,是離我們最近的夾層。
二、動脈夾層到底是什么?
動脈本有三層,內膜、中層和外膜;夾層是指由于內膜局部撕裂,受到強有力的血液沖擊,使內膜逐步剝離、縱向擴展、橫向發展...... 依夾層擴展范圍與解剖位置,導致不同的夾層,癥狀與嚴重程度也隨之變化。

夾層的形成
夾層可由外傷導致,但大多數的頭頸部動脈夾層與自發性或與輕度的機械性刺激相關。首先是內膜的局部撕裂(出現破口),這里有外傷因素--直接致血管內膜損傷,也可能與高血壓引起動脈硬化、動脈內壁損傷有關;之后是多種原因導致夾層的擴大與加重,包括機械性外力、血流動力學因素和繼發性生物因素等。其中頸部血管的過度運動或直接機械損傷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主動脈夾層每年新發病例20萬;頸動脈夾層(AD)發病率為2.6/10萬人年,椎動脈夾層的發病率為0.97/10萬人年。如果說動脈瘤是炸彈的話,那么夾層就是地雷,神不知鬼不覺,潛行存在,一旦發病,兇險無比。
動脈夾層的癥狀與發生的部位有關。主動脈夾層最主要的癥狀是疼痛,一般為突發的、劇烈的、持續性銳痛,如“刀割樣”,難以忍受;疼痛的部位和主動脈夾層發生部位有關;也可表現為心絞痛、胸悶氣促、咳泡沫樣痰等。頸動脈和椎動脈夾層臨床表現多樣,有的發生腦出血,有的表現為腦梗塞,如肢體麻木、無力、失語和昏迷等;有些患者僅表現為頭痛和頸痛。一旦有可疑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三、我們應該對血管更好一點,尤其是頸動脈!
頸動脈的位置最表淺,表面只有一層皮膚和較淺的皮下組織覆蓋;而且在頸部,直接暴露在外,幾乎完全不設防;頸部又是我們身體活動度最大的區域,頸動脈也要接受旋轉、拉伸等機械應力的洗禮。
頸動脈是我們最易觸及的最粗大動脈。一般頸動脈位于氣管與頸部胸鎖乳突肌之間的溝內。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攏,置于患者氣管的正中位置,男性可以先觸及喉結,然后向一旁滑移2~3cm,至胸鎖乳突肌內側緣凹陷處,此處能觸摸到頸動脈的搏動。我們在做心肺復蘇時,判斷是否有大動脈搏動的時候,第一選擇是觸摸頸動脈。

頸動脈的位置
人們關注容顏,除了面部就是頸部,是因為脖子最先衰老,皺紋是歲月的痕跡,因此強調對頸部皮膚的保養。但其實更應關注的是,如何保護好頸動脈,如何對血管更好?
血管本身出生時是光滑的、柔軟的、彈性的、非硬化的,但時間卻改變了一切。其中損傷因素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還有高血壓、煙草等。
因此保護血管首先是防治這些慢性病,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等,同時戒煙限酒;同時健康的飲食習慣對于保護血管也非常有必要,均衡營養,葷素搭配,平常多吃一些粗糧、蔬菜、干果、水果;喝足量的水,飲食中少鹽;堅持每周鍛煉;血管健康,人們的健康才更有保障。
少數人信奉的一些辦法,如自體血回輸療法,血液過濾療法、三氧自體血回輸療法等并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四、 愛自己,苦中作樂;頸動脈,順其自然!
在詞典中“夾層”的釋義是這樣的:1.雙層的片狀物體,中空或夾著別的東西。處于另外兩層之間的層;2.左右為難的處境。將英文 dissection 譯成“夾層”用詞非常準確,中文的兩種含義均有體現。
電視劇《小歡喜》火了,留下不少啟示。人生,就是一場場小別離和一場場小歡喜組成的,缺了哪一個都不完整。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我們要與自己和解,苦中有樂;我們要先愛自己,再去愛別人。生活中其實處處有小歡喜......
有人說活著的本質就是苦難。人們常常生活在夾層中、夾縫中。動脈的夾層,也是這樣,一不小心就會有夾層的出現,但并非滿盤皆輸,大難臨頭,最后甚至可以和平共處、不治而愈。
一切不能強求,對婚姻,對家庭,對工作莫不是如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委屈了自己。 我們也不要委屈了血管,當我們在頸部按摩時,千萬別用力過猛;運動中轉頭時也別用力過大、動作過猛;種草莓時園丁也別太賣力。總之我們要對頸動脈溫柔相待。 對待夾層的出現,也不要太焦慮,理性面對。
面對夾層,我們應該如何做?
其實是順其自然最好!自然形態是最好的存在。頸動脈的自然收縮與舒展,有一定的彈性,可以承受一定的張力,但卻不能過度地舒張、扭轉。一切夾層的出現,均是因為對動脈的不正當或粗暴處理。如果確診夾層,常優先使用抗栓藥物治療,對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無效,仍有缺血癥狀反復發作或增大,有出血風險,方考慮血管內治療。
關愛自己,從頸動脈開始!
轉自微信:腦血管病預防與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