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的發病原因
有關先天性心臟病的確切病因尚未定論,主要是心臟、大血管在胚胎早期發育失常或發育障礙所引起的心血管解剖結構異常的一組先天性畸形的疾病。包括數十種從簡單到復雜的心臟或大血管的發育異常。
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大致分內因和外因兩大類。內在因素即遺傳因素,如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畸變,約4%~5%先天性心臟病是由染色體病引起的,如馬凡氏綜合征、心手綜合征等等。
外部因素相對較多而復雜,其中較重要的因素為感染,尤其是病毒如風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及柯薩基病毒等,還有部分寄生于寵物體內的寄生蟲。心臟胚胎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造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發生在此階段,如母親在妊娠3個月內患嚴重病毒性感染時,特別是患風疹病毒后出生的新生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外部因素還包括子宮內環境及母體因素,如胎兒周圍局部機械壓迫、母親的營養或維生素缺乏等因素,也會影響胎兒的心臟發育。
其他因素如高原地區,動脈導管未閉的發病率較高,說明高原環境可能為該病的發病因素。又如母親在妊娠期接觸大劑量x射線或使用某些藥物,患慢性疾病、缺氧、母親高齡妊娠,流產保胎和多胎等因素均為高危因素。
先心病的預防
針對上述內因和外因,預防先天性心臟病需從懷孕前開始。為了新生的寶寶有健康的身體,準爸爸、媽媽們在準備懷孕前首先應該行較詳細的體檢,對高危人群需行染色體檢查;其次戒除不良嗜好:吸煙、酗酒、吸毒,并盡可能治療好各種疾病,暫時減少或者避免接觸寵物。懷孕后應該定期行產前檢查,合理治療妊娠并發癥,孕婦患病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切忌自行診治;孕期頭三個月是胎兒心臟形成的關鍵時期,若此時感染流感、風疹、腮腺炎等病毒,接觸x射線、同位素、放射性元素等放射性物質,或服用致畸藥物,過度飲酒或缺乏某些營養素等,就有可能影響胎兒心臟發育,導致先心病。此時還需要強調的是避免接觸寵物。先心病的發生還有很多未知因素,還有待于醫務工作者繼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