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為提升患者及家屬對骨質疏松癥的認識,倡導早期預防、早期診斷的健康理念,我院骨科于2025年10月16日在骨科一病區示教室成功舉辦了一場以“健康體重、強骨健身”為主題的世界骨質疏松日科普講座活動。活動邀請我院骨科二病區副主任醫師唐光偉、骨科一病區護師魚瑩擔任主講,骨科三個病區的患者、家屬、護士長、骨干醫生、骨干護士、科普聯絡員共計3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由骨科二病區護士長劉洋洋主持。
劉洋洋護士長主持現場
骨質疏松癥的嚴峻形勢
講座伊始,骨科二病區唐光偉主任用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揭示了骨質疏松癥的嚴峻性,骨質疏松癥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它被稱為“寂靜的流行病”,專家指出,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因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它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腰背疼痛、身高變矮、駝背等現象,而最大的危害則是易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對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
唐光偉主任講座
骨骼健康的雙基石:營養與運動
針對如何有效預防骨質疏松,骨科一病區魚瑩護師強調了“健康體重+強健骨骼”這兩大基石的協調管理。她詳細講解了體重管理與骨骼健康所需的關鍵營養素。鈣是骨骼的“磚石”,她建議居民日常多攝入奶制品、豆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的食物。維生素D是鈣的“搬運工”,能促進鈣的吸收,除了適量曬太陽外,也可通過食用海魚、動物肝臟或補充劑來獲取。同時,蛋白質、維生素K等營養素也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她強調適當的負重運動和抗阻運動是刺激骨密度增加的有效方式,如快走、慢跑、太極拳、舞蹈以及使用彈力帶等進行力量訓練。
魚瑩護師講座
健骨操帶教,科學鍛煉防骨折
最后,在輕松愉悅的音樂伴奏下,活動進入了核心環節——健骨操帶教。骨科科普聯絡員崔睿睿、魚瑩、李文靜專業團隊登臺,一步步分解、演示專為增強骨密度設計的健骨操。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在她們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現場的與會人員學得認真,做得起勁。從靈活肩頸的“風吹麥浪”,到穩固重心的“金雞獨立”,再到強化下肢的“腳踏實地”,每一個動作都旨在刺激骨骼、增強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從而有效預防跌倒和骨折。
健骨操練習
本次講座內容詳實、通俗易懂,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王阿姨表示:“以前總覺得腰腿疼是年紀大的正常現象,聽了講座才知道可能是骨質疏松的信號。以后要按醫生說的,多喝牛奶、多曬太陽,還要堅持鍛煉!”
集體照
樹立健康責任意識 ?共建健康社區
此次世界骨質疏松日科普講座的成功舉辦,不僅普及了骨骼健康的科學知識,更提高了公眾對骨質疏松癥的防治意識。引導大家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從生活方式入手,早防早治,為構建健康社區、提升全民健康素養貢獻了力量。
供稿:骨科一病區 馬英利
供圖:骨科三病區 李敏
審核:姚春和
編輯:成淑平
校對:李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