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運。
2023年6月21日,延安大學咸陽醫院第106期“醫技交流沙龍”活動在腦血管病院CT/MRI示教室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延安大學咸陽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學影像科主任劉連鋒主持,特邀西安市中心醫院放射科主任鄔小平以及西安市第一醫院醫院主任李永斌,陜西省核工業二一五醫院影像科主任張華文,西安三橋精誠醫院影像科主任張濤,我院功能科副主任王英莉,放射科副主任李彥龍,連同我院CT/MRI室醫生共十余人參加本次會議。
下午三點半,會議正式開始,劉連鋒主任致歡迎辭,并隆重介紹鄔小平及李永斌主任,隨即,鄔小平主任就“學科建設與發展思考”進行交流與講解,首先介紹其科室人員學術任職情況、學歷結構、科室構架、分工、協作等方面進行介紹;然后重點講述了學科發展的方向,對擬創新及特色醫療技術及項目:“面神經及面神經高分辨MRI及HRCT CPR技術及應用研究”、“基于磁共振功能成像對營養環境、職業因素對神經及精神健康的影響及機制研究”兩項特色技術進行詳細的講解:進一步完善國人正常活體面神經管的形態幾何學的理論認識。將解剖、臨床和影像等學科綜合利用,實現了學科交叉、融合,為同類或相關研究奠定方法學基礎。將正常的面神經管形態幾何學數據以及影像學特征應用到外傷性面癱、耳畸形患者術前評估和療效評價中去,實現了基礎和臨床的有機結合,探索出 CPR 對外傷性面癱、耳畸形的術前評估和術后療效評價方案。揭示患者藥物治療前后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在認知損害病因學和病理生理學中的作用,為早期診斷、治療及預后監測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同時也為其他神經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隨后李永斌主任就“影像科高質量發展探索”進行交流與講解:講述新時代對醫生的要求,強調影像高質量發展,就團隊高質量、報告高質量、科研高質量、圖像高質量、管理高質量逐一分析與講解;之后對科室新設備,新技術以及科室日常管理中學習、交流及教學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分享;最后講述一個小目標:每年每人實現一個小目標——一篇核心期刊、一項新技術應用、一個掃描方案的改進等等;創建學術自由,氣氛活躍,關系和諧,收入體面,善于求知解惑的團隊,個人有特長,集體有特色。
劉連鋒主任以習總書記要求共產黨員“不忘初心”提出三個思考:我們學醫的初心是什么?我們最快樂的是什么?50年、100年后我們留下什么?引導大家進行思考;隨后介紹了我院及科室的發展及基本組成;主要以市醫學影像科團隊建設:一、依據醫院特點設定團隊目標;二、結合自身優勢,打造特色名片;三、注重人才培養,加強梯隊建設;四、強調核心制度,注重學術交流;五、加強團隊文化建設;六、挖掘認真激情;七、科室主任的素質;逐一進行精彩生動的講解,最后回到開頭的三個思考,一一回答分析,交流心得。
會議尾聲,劉連鋒主任再次感謝鄔小平主任、李永斌主任及到場嘉賓的蒞臨指導,也對各位臨床科室專家對醫技交流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日后將持續加強各市級醫院的交流,影像科室成員要充分發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科訓精神,并將所學知識很好地應用在臨床實踐中,使我們的診斷更加規范和標準,并強調大家不能放過每一次進行學習、實踐的機會,在直腸相關病例收集及診斷等方面要盡心竭力,只有不斷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影像創新團隊的醫技交流沙龍是一個具有獨特氣質的持續學術交流平臺,自2011年平臺以來,不斷探索平臺形式和學習內容,與時俱進,建立了臨床與醫技之間相互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帶來了生動且實用的學術盛宴;10年多以來,我們每月一次,每期設定專場,邀請省內知名影像專家、本院臨床醫技專家,共同研討醫學影像領域前沿的理念和經驗,同場交流討論,提高對不同疾病臨床、影像的認識,打造別樣精彩的學術交流方式。
供稿:CT/MR室 李佳明
供圖:CT/MR室 蔡雷
審核:劉連鋒
編輯:宣傳部 陳蕾
校對:宣傳部 蔣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