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日,延安大學咸陽醫院第103期“醫技交流沙龍”活動在腦血管病院大樓CT/MRI示教室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延安大學咸陽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學影像科主任劉連鋒教授主持,特邀陜西省放射學會主任委員張明教授前來授課指導。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寇思杰主任,我院呼吸內科賈建厚主任、神經內科VIP一病區郭愛紅主任、老年病科王少君主任、神經外科一病區劉增強主任、普通外科二病區李玉強主任、放射科李彥龍主任及215醫院影像科張華文主任團隊成員等臨床、影像專家及醫、技、護共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場專家簡介及會議內容
下午三點半,會議正式開始,劉連鋒教授致歡迎辭,并隆重介紹張明主委,接下來,張明主委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和科研經驗,以《基于磁共振對腦損傷的臨床研究》為題進行講授,他引用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詩句“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并闡釋道,“教育的本質就是發掘被教育者的潛能,培養人自由全面發展的能力”,通過研究背景與目標、研究思路與設計、研究內容與結果、研究結論與展望等四方面內容啟發大家的科研思路。張明主委以腦外傷及其面臨的挑戰性問題、后遺癥、慢性疼痛相關、關聯認知老化和復雜機制等作為研究背景,借助影像學定量分析,結合治療干預,篩選特異性生物標記物,尋找可靠的影像標記物,同時進行嚴謹的研究設計,產出了如“面向個體的腦白質損傷負擔研究”、“影像標記實現慢性疼痛人群早期預測”、“胼胝體結構與功能損傷”等科研項目,取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安交通大學創新基金研究和20余篇SCI期刊文章等科研成果。最后,張明主委指出臨床科研重在臨床工作的積累和總結,須面向重大疾病,同時要緊跟時代和技術發展。
本次授課展示了張明主委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影像學識,充分調動了在場聽眾的學習興趣,對我院影像及臨床科室在科研路徑方面的認知有極大提升。
隨后,影像科張媛責任總醫師結合“實用CT與磁共振成像技術”的開展情況進行匯報,包括心臟MRI一站式掃描、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肝特異性造影劑在早期肝癌篩查中的應用、自發性腦出血擴大及再出血風險預測等;張明主委對以上項目在科研方面的思路設計和繼續要做的工作給出指導意見和改進措施,對臨床與影像科室聯合科研給予厚望。
張明主委曾多次來我院參觀、授課,他回顧這些年,“醫技交流沙龍活動”從無到有、從第1期到如今過百期,真正做到了“請進來、走出去”,這項活動的堅持開展,對科室綜合實力的提升和年輕醫生的進步助益極大,學科建設發展和成長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他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敬佩。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影像創新團隊舉辦的“醫技交流沙龍”活動是一個具有獨特氣質的持續學術交流平臺,自2013年開始,不斷探索平臺形式和學習內容,銳意創新,與時俱進,建立了臨床與醫技之間相互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帶來了生動且實用的學術盛宴;同時,充分發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科訓精神,繼續擴大院內、院際交流。10年來,我們每月一期,每期設定專題,邀請省內知名影像專家、本院臨床醫技專家,共同研討醫學影像領域前沿和實用的理念、知識和經驗,同場交流討論,提高對不同疾病在臨床及影像方面的認識,打造別樣精彩的學術交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