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前,張奶奶突感胸口發悶,呼吸困難,全身乏力,一向身體不錯的她在子女的陪同下,立即前往當地縣醫院就診。醫生考慮胸悶、氣短不適為心內科多見的癥狀,多見于“冠心病”的患者,便安排了住院診療。就在張奶奶住院期間突發了暈厥,經檢查排除了腦卒中、低血糖、重度貧血、房顫、病態竇房結綜合癥等導致暈厥的原因,這讓醫生很困惑。在張奶奶第三次暈厥發生后,當地醫院為避免延誤病情,便轉往我院治療。
到達我院后,值班醫生黃永濤查看患者后,發現她嗜睡狀態,查體發現呼吸急促、皮膚黏膜發紺、心動過速、雙下肢腫脹,患者血氧飽和度只有46mmHg,血壓:135/80mmhg,脈搏:102次/分;黃醫生判斷患者病情危重,考慮肺栓塞可能,遂請示科主任崔旭輝主任醫師。指示:立即完善血氣分析、D-二聚體、肺動脈CT造影、下肢深靜脈超聲等檢查等。結果回報D-二聚體顯著升高至7.09ug/ml,雙側股總靜脈游離血栓形成、雙肺多發肺栓塞,進一步證明了肺栓塞的診斷。患者被立即送往CCU呼吸機輔助呼吸并積極抗凝治療。
經治療后患者病情好轉,但復查深靜脈彩超仍有游離血栓,崔主任指示:該患者再次肺血栓栓塞可能較大,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時間刻不容緩!在取得了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后,安排了下腔靜脈造影術+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術后繼續積極治療,再未出現過暈厥的情況,入院時的癥狀均得到了改善,嚴密監測了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在治療1周后復查超聲檢查提示下肢深靜脈新鮮血栓的影子已經消失。傳統的治療方案到此已經獲得了滿意的療效。但崔主任從患者長期預后的角度考慮,濾器遺留在血管里,存在其他不可預知的風險,并需要長期口服抗凝藥物預防血栓的形成,這樣也增加了消化道、眼底、腦血管等出血的風險。于是崔主任帶領團隊,為患者實施了經皮深靜脈濾器取出術,極大的避免了不良事件發生的機率。
肺栓塞發病率較高,病死率亦很高,由于肺栓塞癥狀缺乏特異性,確診需要特殊的檢查技術,即便是發達國家,每年因肺栓塞死亡的人口超過29萬。下肢深靜脈血栓是造成肺栓塞的常見血栓來源部位,常常發生于創傷/骨折、外科手術后、腦卒中、吸煙、長期制動、高齡、肥胖等具備以上危險因素的人群,脫落的血栓游行至肺動脈造成栓塞的同時嚴重影響了肺的氣體血液交換,導致低氧血癥,亦使肺動脈的血循環障礙,嚴重者發生低血壓,甚至造成暈厥,崔旭輝主任團隊及時洞察病情,實施就治,利用下腔靜脈濾器這把小“傘”,為患者的生命撐起了一片天。
供稿:心血管內科九病區 崔旭輝 楊志康
供圖:心血管內科九病區 孟慶槐
編輯:宣傳部 杜錦臻
校對:宣傳部 李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