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在4月22日的下午,神經內科十六病區就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點名要見周建博醫生,陳慧云護士長接待后,經了解情況,原來這位年輕女子是今年年初的一位患者家屬,今日專門到醫院來給周醫生送錦旗,在得知周醫生在考試中,大約需要半個小時左右返回科室,仍決定等到周醫生回來,親自送上錦旗和感謝。家屬的這種“執意”不同以往,讓旁觀者好奇心滿滿,何以做到不確定時間的等待,只為一句“謝謝”。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在家屬走后,大家追問之下,周醫生娓娓道來,患者是一位青年男性,反復發燒,輾轉多家三甲醫院均未找到病因,來到我院后,周醫生經過詢問病史、查體,得出患者因之前拔除智齒引發的感染,明確病因后,立即給予相應治療后,患者癥狀解除,康復出院。
知曉了故事的始末,這份“意外”也就在情理之中,這份“執意”也為人之常情。青年男性,家里的頂梁柱,一旦病倒,家屬的焦慮與煎熬可想而知。周建博醫生的復述輕描淡寫,但是作為專業的醫護人員心知肚明,能夠快速準確的定位誘發疾病的病因,并非易事,離不開主管醫生細致的詢問病史及扎實的理論知識做支撐,將整個發病過程抽絲剝繭,層層過濾,直到最后鎖定病因。理論與實際病例契合,治愈患者,這應該就是醫者的的高光時刻。
前日拂曉時,我們迎來了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暮春谷雨,送走春的輕柔嫩綠,迎來夏的葳蕤蔥蘢,時光按著自己的腳步不徐不疾,神內十六病區的醫護人員在張曉杰主任的帶領下一步步執行著年初科室制定的“強基第一站”計劃,以十八項核心制度為基準,制定全年科室主題:強基礎、拓業務、重科技、嚴流程。旨在提升科室內涵質量,打造科室品牌。利用互聯網+提升知識儲備,及時更新前沿醫學知識,工作群里有張曉杰主任分享的各項診療指南,有陳慧云護士長分享各類前沿的護理時訊,有康復聯絡員贠佳雨分享的新型康復技術……懷抱希望我們感受萬物生長的欣喜,只為不負光陰,不負韶華。
科室簡介:
神經內科十六病區有床位59張,醫護人員共21人,其中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2名、碩士研究生3名。科室重點開展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周圍神經疾病、神經-肌肉接頭疾病、神經系統遺傳性疾病、神經系統變異性疾病的診療。
科室地址:延安大學咸陽醫院腦血管病院20層
聯系電話:029-33785325
供稿:神經內科十六病區 張艷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