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咸陽醫院成功診治一名特殊類型的嗜鉻細胞瘤患者
今年10月,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心血管病五科,成功診治了一名特殊類型的嗜鉻細胞瘤患者。嗜鉻細胞瘤是由嗜鉻細胞所形成的腫瘤,腫瘤細胞大多來源于腎上腺髓質,少數來源于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由于腫瘤或增生細胞陣發或持續性分泌過量的兒茶酚胺及其他激素,而導致血壓異常與代謝紊亂癥候群。本病的臨床表現個體差異甚大,從無癥狀和體征至突然發生惡性高血壓、心衰或腦出血等。PHEO呈“約10%規則”,即大約10%在腎上腺外,10%呈惡性,10%為家族性,10%出現于兒童,10%瘤體在雙側,10%為多發性。臨床癥狀及體征與兒茶酚胺分泌過量有關,即所謂“6H表現”:hypertension(高血壓),headache(頭痛),heart consciousness(心悸),hypermetabolism(高代謝狀態),hyperglycemia(高血糖),hyperhidrosis(多汗)。某些患者可因長期高血壓致嚴重的心、腦、腎損害或因突發嚴重高血壓而導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時、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又是一種可治愈的疾病。
此次被診治的是一名71歲高齡的男性患者,4年以來,患者反復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伴發作性低血壓休克、無力、大汗淋漓等癥狀,嚴重時出現意識喪失,于多家醫院就診,多次查心肌酶譜、腦鈉肽均顯著高于正常值,每次按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出院,但均未能確診及查明病因。此次受涼后上述癥狀再次出現,遂收住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心血管病五科。住院期間,謝伯雅教授及其團隊反復查看患者,仔細詢問病史,結合癥狀,認為患者嗜鉻細胞瘤有特殊類型的可能,經進一步雙側腎上腺CT平掃、增強、三維成像,發現右側腎上腺區占位,呈明顯不均勻強化。血清化驗也支持嗜鉻細胞瘤的診斷。2014年10月14日在心血管五科及腫瘤科的細心準備和嚴密監護下,為患者成功實施了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術后患者心率、血壓平穩,病理檢查結果確診為嗜鉻細胞瘤,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焦媛媛
2014-11-04


